2019领导参阅第13期
来源:太湖书院   日期:2019-07-16   浏览:2754

杭州高新区确立目标:

建设全国数字经济最强区

数字经济是一种新兴的、前沿的经济。近年来杭州高新区(滨江)发展数字经济风声水起,走在了全国前列,前不久召开的全区经济工作大会暨建设数字经济最强区动员会进一步明确,瞄准更高目标,正式启动建设全国数字经济最强区,打造全国数字产业化的发展引领区、产业数字化的技术输出区、城市数字化的方案提供商集聚区,形成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拥有自主可控关键技术、集聚关键环节龙头企业的数字经济全产业链。量化到具体数据上,到2021年,该区数字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超4500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80%左右,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保持在12%左右,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1500家,在国家级高新区中自主创新能力始终保持前列,综合评价排名位列第三。

在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大趋势下,我们应如何把握机遇、寻求新的突破,这是值得研究探索的重大问题,杭州高新区(滨江)的实践值得借鉴。


一、数字经济异军突起

自建区以来,滨江一直坚持以信息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数字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和数字经济全产业链已经基本形成。2018年,滨江数字经济实现收入3070亿元,增长17.2%;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76.1%,成为拉动该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近年来,滨江全面贯彻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等国家重大战略,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城市数字化协同融合发展,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最近浙江省经信厅和省统计局发布了《2018年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报告》,在县(市、区)数字经济综合评价结果中,滨江以148.4的总分名列第一。这不是第一次。在浙江省数字(信息)经济综合评价和浙江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中,多年位列全省第一。

不仅是省内,从全国范围来看,滨江在创新领域以及数字经济领域都属于第一方阵。在科技部火炬中心去年公布的全国157个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中,滨江又一次位列第三,仅次于北京中关村和深圳高新区;滨江亦被科技部火炬中心列入全国8个创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计划序列。

滨江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一批数字经济细分行业的领军企业。近年来,围绕网络基础产业、物联网、互联网三大重点领域,滨江打造了一条较为完整的数字经济产业链,在产业链的各个关键节点都有代表性企业,有些企业已经具备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比如,信息软件产业方面,滨江拥有网易杭州、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9家全国软件百强企业,还有30家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网络通信产业方面,滨江拥有新华三、华为杭研所、诺基亚研究所等领军企业,在宽带接入设备、交换机、企业级路由器等产品市场份额居全国第一;电子商务产业方面,滨江是阿里巴巴的诞生地,涌现了考拉海购、网易严选等新兴电子商务品牌和连连支付、Pingpong支付等电子支付品牌;集成电路产业方面,滨江的设计能力位列全国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第四,有士兰微、国芯、矽力杰等企业。

数字经济还带动滨江其他产业发展,为城市管理、民生事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滨江方案”,滨江成为了“互联网+”创新创业和解决方案输出的新高地。比如,在智慧医疗方面,滨江是全省智慧医疗综合试点,医惠科技、和仁科技、创业软件等六家企业列入智慧医疗重点企业研究院,还有联众智慧、好络维、观澜网络(丁香园)等领先企业;在智能制造方面,中控科技是流程工业智能制造的龙头企业,力太科技是杭州市离散制造智能化改造的龙头企业。据统计,在杭州市近三年30个工厂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中,有13个项目由滨江智能制造服务商提供技术支持。此外,在智慧安防、机器人、智慧交通、智慧家居、智慧环境、智慧教育等方面,滨江还拥有一批细分领域的单打冠军。


二、打造“全国最强区”的“滨江路径”

滨江正式发布的《建设数字经济最强区行动计划(2019-2021)》明确,未来三年将实施“九个一批”行动,从人才、产业、企业、技术、平台、应用、智造、制度、品牌等核心要素和关键举措出发,为建设全国数字经济最强区规划好了路径,从而打造一条更完整的数字经济全产业链。   

1、集聚一批数字经济产业人才。全面集成“人才引进+创新创业+生活”的一揽子人才政策,构建更优人才生态;加大引才育才力度,力争三年新引进人才10万人;支持人才创新创业,新引进“5050计划”项目超500个;优化人才精准服务,深化人才安居改革。

2、培育一批数字产业。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产业发展高地,巩固壮大数字安防、信息软件、电子商务、通信设备、文化创意等五大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生命健康、区块链等未来产业;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人工智能产业中心、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信息基础产业中心、全国自主可控网络安全产业和数据安全服务产业中心。

3、做强一批优势企业。加大引进、培育、扶持力度,加快形成领军企业、骨干企业、瞪羚企业和隐形冠军、独角兽企业等优质企业集群,培育发展一批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创新型企业。加强“领军企业”“凤凰企业”“瞪羚企业”“雏鹰企业”培育。

4、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立足国产自主可控,聚焦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数字经济和新兴产业的“卡脖子技术”,持续推进核心技术攻关;重点突出数字经济“BASIC产业”矩阵(大数据及区块链、人工智能、数字安防及网络安全、IoT物联网及IC芯片设计、云计算等产业集群)。

5、建设一批平台载体。不断优化“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特色小镇”孵化体系,加强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建设技术平台,做优孵化体系,到2021年,累计拥有杭州市级以上孵化器、众创空间90个。

6、推进一批智慧应用。